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劉強東: 劉強東送外賣,日虧1.16億元.....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在國補效應逐漸減弱、傳統電商流量見頂的大背景下,京東試圖用高頻的外賣業務來帶動整個平台活躍度。為了這場仗,劉強東親自下場送外賣、站台賣酒。

京東集團交出了三季度財報。


數據顯示,京東三季度實現營收2991億元,同比增長14.9%,延續了2024年四季度以來連續四個季度的雙位數增長態勢。然而,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後,卻潛藏著巨大的隱憂。

尤其是大舉進軍的“新業務”板塊。新業務板塊的營收同比暴漲213.7%至155.92億元,但經營虧損卻達到創紀錄的157.36億元。將時間線拉長至今年前九個月,京東新業務累計虧損已達318.4億元。一換算,劉強東每天醒來,就要虧掉1.16億元。

在國補政策效應逐漸減弱、傳統電商流量見頂的大背景下,京東試圖用高頻的外賣業務來帶動整個平台的活躍度。為了這場仗,劉強東不惜親自下場送外賣、站台賣酒。

然而,巨額投入目前仍未換來回報。在這場關乎京東未來的押注中,劉強東是否正將這家互聯網巨頭推向未知的深淵?

外賣“吞金獸”,日均虧損1.16億

京東對外賣業務的執念,始於今年年初。

2月,京東正式官宣進軍外賣領域,這是劉強東回歸一線後最重要的戰略決策之一。然而,僅過去不到9個月,這項業務就在財報表留下了個大窟窿。

回顧今年前三季度,京東新業務(主要包含外賣業務)的虧損越來越大。一季度虧損13.27億元,二季度隨著“外賣大戰”全面爆發,虧損額飆至147.77億元;到了三季度,即便補貼力度有所退坡,虧損依然高達157.36億元。


318.4億元的累計虧損,幾乎吞噬了京東核心零售業務辛苦賺來的大部分利潤。三季度,京東集團經營利潤罕見出現了10.51億元的虧損。若非投資收益、利息收入等非經營性項目的“輸血”,京東的淨利潤恐怕早已“裸奔”。

劉強東為何要如此執著於外賣?

核心邏輯是劉強東對“流量”的極度渴求。在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的當下,傳統低頻電商業務已難以維持高增長。外賣作為典型的高頻消費場景,被京東視為撬動用戶活躍度、反哺低頻零售業務的關鍵杠杆。


深層焦慮可能來自“國補”政策的退坡。過去一年,“國補”為京東優勢的電子產品類提供了強勁的增長動力。但隨著政策效應邊際遞減,京東亟需找到新增長引擎來填補空缺。

京東走了一步“提前量”,試圖通過高頻的外賣業務來構建一個新的流量入口。

為了打贏這場仗,京東幾乎動用了所有資源。不僅投入了數百億補貼資金,劉強東更是親自披掛上陣。今年4月,一張劉強東騎著電動車送外賣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,這位互聯網大佬試圖用這種“反差感”,向外界傳遞京東做外賣的決心。

從數據上看,這種策略確實帶來了用戶增長。財報顯示,三季度京東季度活躍用戶數和購物頻次同比增長40%以上。QuestMobile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:9月,京東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4.8%,在頭部綜合電商平台中位列第一。

然而,這種“燒錢換增長”的模式是否可持續?

三季度,在外賣業務巨虧157億元的情況下,京東商品收入的增速卻從二季度的20.7%回落至10.5%。這意味著,盡管外賣帶來了流量,但並未像預期那樣高效轉化為零售業務的銷售額。

“燒了150多億,卻只換回了一點點增長。”這種投入產出比,讓市場不得不對京東的外賣戰略打上巨大的問號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4 秒